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播报 > 文章 当前位置: 资讯播报 > 文章

50年后 美媒言论让尼克松首席翻译“震惊”

时间:2022-02-22    点击: 次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观察者网讯)今天是尼克松访华50周年。半个世纪前,1972年2月21日,美国时任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实现了历史性的握手,结束了两国长期隔绝的状态。

  50年后的今天,中美关系遭受了新一轮考验。近期,多家美媒发文热议尼克松访华,讨论这一历史事件对于今天的现实意义。彭博社称,随着中美关系出现波折,美国国内有些人“希望尼克松和基辛格从没有作出与中国接触的重大决定。甚至有人声称尼克松的‘赌博’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尽管出现质疑,但多家美媒肯定了尼克松访华的意义,称其为“一种政治上的勇敢行为”,为中美带来了实质性利益,取得了明确的成功。然而,与此同时,美媒仍不忘渲染“中国威胁”,《外交家》杂志声称,“尼克松预见的强大中国已成为现实——但被视为美国的敌人而不是盟友”。

  对于美国内的种种质疑,尼克松首席翻译、美国前驻华公使傅立民(Chas Freeman)表示了“震惊”。据美“政客”网站报道,傅立民表示:“我总是感到震惊,因为这个观点似乎认为,在我们到达之前,中国什么都不是。但在过去400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它是地球上最强大的国家。反常的是最近的历史。所以,在过去的200年里,中国衰落了,现在又重新崛起。我想无论如何它都会回来的。”

CNN:尼克松对中国进行历史性访问50年后,问题笼罩着美中关系未来CNN:尼克松对中国进行历史性访问50年后,问题笼罩着美中关系未来

  美媒要反思:尼克松的“赌博”是否错误

  “尼克松访华的消息是一个重磅炸弹。它发生在冷战的高峰期,当时对这个国家最激烈、最直接的意识形态对手之一进行友好访问似乎是不可思议的,尤其是像尼克松这样坚定的反共分子。”

  1972年2月21日,美国时任总统尼克松访华,在美国国内引起轰动,引发了保守派的广泛批评。《新闻周刊》20日指出,当时,尼克松并不像他所表现出的那样无私,他对于亚洲有着长期的外交野心,希望借此对抗苏联,结束越南战争,以及为自己赢得连任。

  随着今天中美关系出现波折,美国国内再次出现了质疑的声音。彭博社20日发表美国中国问题专家裴敏欣的署名文章称,美国国内有些人“希望尼克松和基辛格从没有作出与中国接触的重大决定,甚至有人声称尼克松的‘赌博’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但是,彭博社反驳称,这一历史性访问给中美两国,乃至东亚都带来了实质性利益。尼克松的访华重新设定了美苏的力量平衡,稳定了东亚的安全形势,推动了1979年中美建交,以及中国在1980年代的现代化发展。

  《新闻周刊》同时指出,尼克松访华,推动了《上海公报》的签订,其中概述了两国的根本分歧,并同意将其搁置一旁,这一“天才”的举动促进了两国的繁荣。

  “公报的天才之处在于双方同意推迟棘手的问题。《上海公报》是一份独特的文件,它是一种非常非正统的做法,但非常成功。它体现了双方的智慧,搁置目前无法解决的分歧,但不要让它妨碍其他领域的进展。”基辛格当时的特别助理温斯顿·洛德(Winston Lord)告诉《新闻周刊》。

1972年2月21日,北京,毛泽东和尼克松握手。1972年2月21日,北京,毛泽东和尼克松握手。

  《纽约时报》20日也发表评论文章称,短期来看,尼克松为期八天的访问取得了明确的成功。两国在对待苏联上达成一致,尼克松赢得连任。这一访问也为中国最终融入全球经济奠定了基础。

  《外交家》杂志21日也赞扬尼克松访华,称这是一种政治上的勇敢行为,尼克松因此遭受了保守派批评者的猛烈抨击。但历史判断他这样做是对的,当时对中国的“开放”非常符合美国的利益。在美国内部分歧(越南、种族关系等问题上)很明显的时候,尼克松是一位“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的总统。

《新闻周刊》:改变世界的一周:尼克松访华 50 周年《新闻周刊》:改变世界的一周:尼克松访华 50 周年

  中国正在经济和军事上“挑战美国主导地位”?尼克松首席翻译震惊

  但与此同时,美媒依旧不忘渲染“中国威胁”,称中国正在经济和军事上“挑战美国主导地位”,甚至有言论称,尼克松对中国的“开放”,“实质上帮助了中国作为其强大战略对手的崛起”。

  “冷战的结束首先消除了促成中美关系改善的共同威胁。尼克松希望通过共同的经济利益,让中美之间的良好关系继续下去的希望破灭了”。《外交家》杂志称,“今天,尼克松预见的强大中国已成为现实——但被视为美国的敌人而不是盟友。”

  “在我们纪念访问50周年之际,一些美国官员和外交政策分析人士事后批评了与中国的合作。就连尼克松显然也怀着复杂的心情回顾了这个战略,可能还有些后悔。”《纽约时报》也称,“俄罗斯是军事威胁,但从来不是经济对手。然而,中国正在成为一个世纪以来第一个能够在经济和军事方面挑战美国主导地位的大国。”

  “多年来,美国政策制定者都夸大了与中国接触的好处,而低估了风险。虽然很多美国商人从中国的成功中发家致富,美国消费者也能买到很多便宜的东西,但很多美国工人在工厂迁往中国时受苦了。”《纽约时报》称,“在过去的 20 年里,华盛顿一直全神贯注于反恐战争,没有考虑如何防止美国变得过于依赖一个与我们根本格格不入的国家。”

1972年2月,北京,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和夫人帕特·尼克松登上长城。图自人民视觉1972年2月,北京,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和夫人帕特·尼克松登上长城。图自人民视觉

  “中美关系历来充满挑战,历经半个世纪风风雨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令人担忧。冷战早已结束,但双方都担心可能会开始新的冷战。”美联社21日同样发表评论称。

  牛津大学中国历史和现代政治学教授拉纳·米特(Rana Mitter)告诉美联社,中国重返国际舞台是正确的,但过去半个世纪以来,两国关系尚未走上稳定轨道。

  他说:“美国和中国仍然未能准确确定他们将如何适应一个双方都发挥作用的世界,但发现彼此越来越难以适应。”

  “尼克松对中国进行历史性访问50年后,问题笼罩着美中未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1日以此为题称,尼克松历史性访问的50周年纪念正值中美关系的低谷。“华盛顿的许多人现在将中国视为一个日益增长的经济和军事威胁,紧张的关系缩小了合作的余地。”

  “中国应牢记尼克松访华教训”,彭博社声称,“中国无疑是半个世纪前与美国和解的最大赢家”,但“中国似乎忘记了与美国接触的原因”,“正在重蹈苏联半个世纪前将两个对手推到一起时所犯的战略错误”。

  “这就是尼克松害怕的俄中友谊”,《纽约时报》还注意到了中俄近期的互动,称中俄友谊似乎有了新的突破。两国都将美国视为“混乱的霸主”(chaotic hegemon),呼吁美国承认自己不再是世界的老大,而这“可能被证明是几十年来最重要的地缘政治发展之一”。

  然而,在被问及所谓“美国帮助中国作为战略对手的崛起”言论时,尼克松首席翻译、美国前驻华公使傅立民(Chas Freeman)表示了“震惊”。据美“政客”网站17日报道,傅立民表示:“我总是感到震惊,因为这个观点似乎认为,在我们到达之前,中国什么都不是。但在过去400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它是地球上最强大的国家。反常的是最近的历史。所以,在过去的200年里,中国衰落了,现在又重新崛起。我想无论如何它都会回来的。”

  “如果有人要下判断,可能要再过几十年”

  尼克松访华50周年后的今天,如果看待中美关系的未来?

  “美中关系一直存在争议,但也是一种必然,”斯坦福大学中国问题专家奥丽安娜·斯凯拉尔·马斯特罗(Oriana Skylar Mastro)告诉美联社,“也许50年前,原因主要是经济上的。现在他们主要在安全领域。但这种关系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容易。”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中国问题专家黄育川则对《新闻周刊》表示:“我们从来没有充分的信心来决定中国发生了什么。当然,当尼克松走出去时,没有人知道后果。50年后我们在这里,这一关系仍在发展。如果有人想要判断它(尼克松访华)是否值得,坦率地说,我们可能要再过几十年才能说出这一点。”

  21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回应尼克松访华对于今日中美关系的启示。他表示,当前中美关系遭遇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美方一些人对华认知出了严重的偏差,将中国作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甚至假想敌进行全方位的遏制。我想强调的是中国发展只是为了让中国人民过上美好的生活,不是为了挑战或取代美国,美方不应寻求改变,甚至打压中国。中美两国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双方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两国之间有分歧矛盾在所难免,关键是通过坦诚沟通加以有效管控,防止战略误判,避免冲突对抗。

  汪文斌表示,《上海公报》发表暨尼克松访华50周年,带给人们的重要启示是,只要坚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合作共赢,就能扩大共同利益,实现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国家和平共处。希望美方同中方一道,从过去50年的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传承发扬上海公报精神,共同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

尼克松访华50周年

责任编辑:朱学森 SN240

上一篇:冬奥带来冰雪热 各地冰雪运动成新时尚

下一篇:合理膳食,安睡无忧

合作网站 | 联系《青年法治网》 | 关于《青年法治网》
法律顾问:北京 律师事务所 主任:  |   QQ:/微信:625764804  |  地址:www.54l.net[邮箱:fzbbjb@qq.com]  |  电话:010-86753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