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03 点击: 次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原标题:视频|油价上演“三国杀” 谁是幕后推手? 正当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之时,人类还在共同经历着一件历史罕见的大事: 在刚刚过去的3月,国际油价已遭腰斩,达到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的最大跌幅。 这其中除了疫情影响令市场对原油需求骤减的因素之外,美、俄、沙特三国的暗自较劲不容忽视。 尽管美俄能源部长今天就油价展开了磋商,但国际原油价格却并未因此产生很大波动。而且,随着今天OPEC+减产协议的到期,产油国未来还将开启增产模式,国际油价后市将何去何从?中国又将在其中担当何种角色?看看新闻Knews邀请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姜毅作出解读。 减产合作大幕落下,石油“三国杀”愈演愈烈? 不可否认,本轮油价暴跌的直接导火索是俄罗斯退出OPEC+减产协议。姜毅分析称,当前,整个世界经济形势处在一个不稳定的状态下,对于未来石油市场预期普遍悲观。原先的限产保价协议能否顺利执行,沙特、俄罗斯两个传统的产油国都打着各自的“小算盘”。 自3月6日OPEC+会议上沙特阿拉伯与俄罗斯的减产谈判破裂后,两国彻底放开手脚披露增产计划,掀起了国际石油价格战。 此间,沙特态度一直强硬。3月17日,沙特宣布计划在4月和5月进一步提高原油出口量,达到创纪录的1000多万桶/日。3月30日,沙特能源部官员表示,计划自5月起增加原油出口60万桶/日至总出口1060万桶/日。可以说,沙特的石油价格战依然有愈演愈烈之势。 不过,沙特这次在油价大做文章,明面上是给俄罗斯一点“颜色”看看,但受到影响最大的恐怕要数美国石油生产企业。依仗页岩油革命,美国石油产量节节攀升,逐步转变为石油净出口国,然而页岩油偏高的生产成本也成为了美国的“痛点”。 姜毅告诉看看新闻Knews,以美国今天的石油价格来算,其成本大概在25美元/桶,而按照传统的这种计算方法,大概页岩油的成本在将近40美元。由此推断,美国石油企业每生产一桶,实际上就亏损了近一半的价格,这令美国页岩油行业的发展变得更加复杂。加之今年还是美国的大选年,能源工业的巨头们对特朗普施加的压力可想而知,所以不管是从美国国内政治需要,还是美国自身能源工业的发展,负面冲击不言而喻。可想而知,这也是为什么美国能源部长急急忙忙介入到这场石油价格谈判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国际油价跌跌不休,“底”在哪里? 尽管沙特略显过激的措施使得国际油价跌至各产油国都难以承受的范围,但对于沙特这样一个严重依赖石油生产和输出的国家来讲,以削价抛售的方式,长此以往恐怕也不是一件好事。同样对于俄罗斯来说,其国内宏观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了很大冲击。仅在过去一周的时间里,俄罗斯央行为了稳定汇率市场、遏制通货膨胀,已损失近290亿美元。 姜毅认为,尽管3月份开始打石油价格战时,各方都信誓旦旦认为自己足够承压,但从最近这20多天的表现来看,只能说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长此以往,生产国之间的博弈将转化为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的博弈,这是三国均不愿看到的局面。 因此,这次暴跌后最理想结果是5月份的OPEC+会议重启,此前美俄双方也已放出话来,要在G20的框架下讨论国际油价问题。 世界能源格局谋变,中国担当何角色? 虽然各方已有实质动作进行对话,试图找寻平衡点,但要让美国、沙特、俄罗斯三方真正坐在同一张谈判桌上,恐怕并非易事。姜毅也坦言,国际能源市场的原油纷争想迎来终局,还尚需时日。 虽然美国、俄罗斯、沙特上演油价“三国杀”,对于能源需求大国的中国来说,自然有利好一面。但姜毅认为,低油价对中国的影响只是把“双刃剑”,原油价格低位徘徊很大原因是受到世界经济形势低迷的影响,中国身处其中,其负面影响也是不可避免的。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这些年不管是从保证本国的能源工业、战略安全来讲,还是对于整个国际能源价格体系的改革来说,中国都在不断努力。除了一直致力于,扩大自身战略储备以平衡供需关系之外,在上海,中国还推出了以人民币挂牌的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地减少“石油美元”对国际金融和国际能源市场的垄断和冲击。 而从国际能源市场来看,美俄双方开始意识到要在G20框架下讨论石油价格的问题,这也反映出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很难再继续维持过去那种“OPEC一家说了算”的定价机制,而是更多的参考到需求方的意见和利益。因此,这一次油价的暴跌,在某种程度上或许会启动未来能源价格定价机制的改革,而这对中国来讲,是一种新的机会。 (看看新闻Knews编辑 董亚欢 翟静)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