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9-22 点击:59 次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原标题:中秋月映彩云南,有滋有味有团圆! 来源:云南发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时光匆匆 转眼又是一年中秋 ![]()
无论你是身处异乡 独赏中秋明月 还是正与家人围坐厅堂 谈天说地喜笑颜开 …… 只愿你 花好月圆,心中梦圆
中秋节,又名月节、月夕、八月半、仲秋节、团圆节。《周礼·夏官·大司马》记载:“中秋,教治兵。”《说文解字》释秋:“禾谷熟也”,是丰收之月。中秋赏月在唐代就已盛行,到了宋代正式定为中秋节。 ![]() 中秋充满了传奇 嫦娥奔月、吴刚伐桂 玉兔捣药、唐明皇游月宫等 种种神话故事口耳相传 成为民族想象力的底色 中秋听起来是欢娱的 一轮圆月静悄悄爬上天际 热闹的人群便涌上街头 呼朋引伴,把玩兔爷 赏月畅谈,达旦不绝 中秋尝起来是香甜的 吃一口象征团圆的月饼 滋润了味蕾 品一杯逢时醇香回甘的热茶 陶醉了灵魂 ![]() 中秋常与浪漫相伴 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 星星光芒点缀深蓝夜空 江南一带则制灯船 彩光闪耀,美不胜收 中秋,最终是团圆的 祭拜祈福也好 相聚庆祝也罢 穿越千百年时光 不过“人月两圆”的美好希冀 ![]() “天上的印章” 其实是人间暖暖的幸福 明月依旧,幸福常在 愿你我都如孩童一样 享受那无边际的快乐 ![]() 一口月饼一杯茶,清风明月共天涯 在云南 中秋怎能少得了 一枚又大又圆的月饼 和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呢? ![]() 值此中秋佳节 小布要为你们介绍 云南那些关于中秋的“宝藏” 一起来看看 在云南不同民族的月饼模具长啥样 品茶的器具又有什么特色
吃一口月饼团团圆圆 月饼之名 最早见于明万历年间成书的 《宛署杂记·民风》 记载“八月馈月饼” 在云南 人们使用各具特色的 月饼模或粑粑模 制作月饼
![]() 月饼模具 饼模多用木质细密无异味的 梨木等木材雕刻而成 中间有圆形凹槽 槽底阴刻各类花卉图案 有石榴、菊花、山茶等 也有寿字纹、鱼纹、喜鹊等 满载吉祥祝福之意 中秋之夜,大理白族人家的庭院中摆放长条供桌,明月升起后,全家上香拜月,之后分食月饼和金秋果实。以剑川白族为例,传统上中秋供桌有一套固定搭配。糕点类有一枚直径30厘米的团圆月饼、4至8枚小月饼、清水饼、甜咸酥饼;时令果实有石榴、苹果、梨、桃、花红、佛手、橙子、整盘成熟的向日葵,煮熟的板栗、核桃、带枝的毛豆、花生、玉米,以及一壶沏好的绿茶。 ![]() 白族、纳西族特有的团圆月饼,形似满月,色泽金黄,甜而不腻,是大理、丽江人民中秋供桌上的主角。团圆月饼的传统做法,在蒸透的麦面里加入热气腾腾的红糖水、香油,揉制后放入碎红糖、核桃仁、花生仁、苏子馅料。经过套模、出模、印花、蘸红曲等一系列细致的工序,在炭火上烤制完成。 ![]() 白族粑粑模具
![]() 糌粑是高寒山区广受欢迎的食品,节日时人们也会食用。 藏族黑金漆糌粑盒是用来盛放糌粑的器具。整木车制,土漆刷面;鼓腹带盖,圈足平底似饼形。直径敞口,盖似带檐圆帽,内髹黑色土漆,外黑漆描金,腹部下半部髹红漆,上半部描金呈回文。盒盖上描绘双龙纹、太阳纹、云纹,造型古朴别致。 ![]() 藏族黑金漆糌粑盒 ![]() 品一杯好茶 回味悠长 亲朋好友围坐在炭火前品茗 也是云南常见的节日画面 烤茶罐飘出的甘醇气息 陪伴着人们度过温馨的团聚时光 云南各民族茶具 形形色色,琳琅满目 汉族紫砂茶罐素雅精致 傣族土陶茶壶质朴实用 彝族漆茶罐色彩鲜明 装饰感极强 ![]() 彝族漆茶罐 布朗族茶箩、佤族茶桶、傣族茶盒 则取材于竹木、藤条等材质 充满山野情趣 ![]() 傣族竹编茶叶盒 ![]() 布朗族茶箩 白族、纳西族、普米族等民族使用的烤茶、煨茶土罐,用黑泥制作烤制而成,生茶煨烤之后味纯色清,回味甘甜,烤茶罐还具有一定的保温作用。 ![]() 白族烤茶罐 云南藏族黑陶茶壶、茶罐,龙嘴凤柄壶,多为鼓腹小口,装饰感强,多镶嵌白色瓷片,黑白对比醒目,质朴大气。迪庆藏族黑陶烧制技艺保存了古老的泥片贴筑法,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藏族黑陶带流茶罐 此外,滇西北的藏族、纳西族喜饮酥油茶。酥油茶桶,藏语称“甲董”,分桶身和搅拌器两部分。木质桶盖中间有一圆孔,铜片包裹;圆木塞配有铜漏子,可过滤茶叶渣。茶水经过漏子注入桶内,过滤后,加入酥油和盐,用搅拌器上下抽拉数十下,使茶水与酥油充分融合,倒出来就是香浓美味、营养丰富的酥油茶了。 ![]() 藏族酥油桶 ![]() 斑锡,是云南民间工艺品界的一朵“奇葩”。个旧“锡都”久负盛名,云南制作锡器的硬度强,抗氧化性能优良。色泽犹如银色的月光,光亮如镜,造型优美。 ![]() 云南斑锡久久和满大锡罐 斑锡工艺常用于制作储茶器物,“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赖庆国的代表作十二吉象普洱茶珍品锡储、九象奇妙壶就是其中的扛鼎之作。 ![]() 十二吉象斑锡茶储 ![]() “彩云之蓝”——珐琅器,是存留于云南永胜地区的一门美丽手艺。珐琅茶具由云南省级非遗传承人谭志平制作。茶壶为圆形鼓腹,以宝蓝色坐地,间饰黄、绿等色釉。清丽典雅的色泽,伴着莲瓣纹、缠枝番莲纹,八宝纹样、山水纹的圆润生动,犹如秋光的舞蹈。 ![]() 珐琅茶壶 珐琅银器经过打坯(制胎)、抽丝、掐丝、焊丝、点蓝、抛光、镀金等一系列复杂的工艺流程,方可完成。珐琅工艺融青铜工艺、瓷器工艺、传统绘画工艺和雕刻技艺的技法,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 ![]() 珐琅茶杯 ![]() 看完上面的介绍 你是否对云南的中秋夜充满想象?
月照九州,家好月圆 离家远行,奔波奋斗 都剪不断思乡情 五湖四海,天南海北 皆是共此明月光
无论是香甜的月饼、精美的茶器 还是其他一切与美好相关的物件 它们的存在 让相聚的日子变得丰富多彩 珍贵又难忘
把对未来的期盼 化作前行动力 把最美好的幸福 用心收藏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部分内容综合自“人民日报”、“央视新闻” 策划:沐旭 资料: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云南民族博物馆 信息员:罗红菱?杨晓 文字:杨晓 郭少妮 设计:姚振 编辑:普娅鑫 |
上一篇:【聚焦】开展省级试点工作!云南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
下一篇:没有了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