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6-29 点击: 次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原标题:专家学者共议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前景如何?挑战机遇何在?丨2021陆家嘴论坛 记者 曾仰琳 “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初级阶段,我认为不必过度解读人民币的国际化。” 6月11日,在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上,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胡晓炼等多位嘉宾就“双循环”格局下人民币的新角色与全球资源配置的议题展开讨论。 胡晓炼指出,不能把人民币汇率变动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晴雨表”,把人民币当成国际避险货币,把数字人民币当成人民币国际化的捷径,把境外人民币市场作为主导人民币交易的市场,把离岸人民币汇率作为标志性的导向等等。更不能把人民币国际化当成国际对抗的武器。 论坛上,多位嘉宾都分享了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看法。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党委书记霍颖励提出,“在服务‘双循环’过程中,人民币的作用有了更新的要求,要成为更加自由、可使用的货币。人民币在‘双循环’格局下是大有作为的。” “我相信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一定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中国的金融市场的越来越开放,会让我们有动力继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橡树资本创始人及联席董事长Howard MARKS表示, 随着人民币越来越国际化,人民币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可以越来越加速在中国投资的效率。 摩根大通亚太区主席及首席执行官Filippo GORI认为:“越来越多的资本市场和贸易会在国际上增加人民币国际化的势头。现在我们看到,人民币国际化有着稳定的进程,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了,同时也是最大的消费者市场。” 前景如何? 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前景,胡晓炼认为应该关注四个突出的着眼点。 第一,国内消费大市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将加快形成容量巨大、需求升级的国内大市场,巩固和拓宽人民币跨境贸易收付的主干道。面对疫情,我国及时采取了有力举措。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经济整体波动性较小,增长稳步恢复,生产回归常态。特别是我国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历史性整体消除了绝对贫困,人民生活水平、消费水平和能力都将得到显著提升。中国市场对国际商品更有吸引力,需求也更加旺盛。买方优势可以为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提供有利的基础条件。 同时,我国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预期性在全球赢得了信誉。一个稳定可信的政策和强有力的实施能力,有助于增强对人民币的信心,增强境外主体接受人民币的意愿。 第二,国内资本大市场。资本市场的发展前景,为境外主体人民币投融资提供了广阔空间。近年来,我国着力发展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占比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到2020年末,直接融资比例已经占到整体的29%。我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得到了国际上的充分认可,债券、股票纳入国际重要指数,境外主体参与人民币投融资更加活跃。 截至2020年末,境外主体持有人民币股票达到3.4万亿元,债券3.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2%、47%。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稳妥推进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期货等金融领域开放,深化境内外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等等。金融开放向纵深推进,为境外人民币回流投融资提供了更多便利,为境外市场主体提供了更加畅通的投融资渠道。 第三,绿色金融大市场。绿色金融蓬勃发展,将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新的机遇。中国将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的时间,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大国的责任担当。实现绿色发展既要求实体经济主动转型,也要求充分利用各种经济的市场手段。截至2020年,全国绿色债券累计发行超过1万亿美元。中国绿色债券发行已经位居第二——超过1200亿美元。今年绿色债券发行将有更大幅度的增长,占全球绿色债券发行比重将超过20%。 我国还具有建立最大的碳资源交易市场的潜力,全国碳市场将于6月底正式上线交易。按照配额发放规模累计或者计算,我国市场有望超过欧盟和美国等区域的碳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未来,随着我国绿色债券、碳交易市场的扩大,相关金融产品的丰富,交易形式的多样化,将会吸引越来越多境内外投资者参与其中。中国的绿色金融市场可以更加开放,与全球共同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市场。人民币是绿色金融计价结算货币。进一步拓展其跨境应用的场景,将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新的发展路径。 第四,着眼于人民币国际化所处的发展阶段。现阶段的人民币国际化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其基本特征是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主要功能。人民币国际化起步于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过程,市场主体产生了跨境人民币使用的需求。同时,我国经常项目仍然保持着真实性审核要求,人民币资本项目还没有实现可兑换,金融市场仍是有限度开放,这一系列约束条件也是人民币国际化起步发展的背景。人民币国际化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根本作用也是要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全球经济更紧密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人民币国际化要服务巨大国内市场对进口的需求,人民币要走得出去,也要回得来。”胡晓炼强调,中国的宏观政策包括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稳定可信,境外接受了人民币能够拿得住,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潜力等为人民币投资提供了广阔空间。人民币也要回得来,这些都是现阶段人民币国际化依托的实体经济基础。 胡晓炼进一步指出,人民币国际化从初级版演进至升级版,取决于中国金融市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开放、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基本实现,以及中国与世界更紧密的融合。到本世纪中叶,随着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实现,我国有望形成全球最大、最开放、功能最齐全的金融市场,建成最具包容性和凝聚广泛国际共识、促进全球互利合作的规则制度体系。人民币有望在全球受到广泛的欢迎,可自由使用,成为具有服务全球贸易投资强大功能的、可信赖的国际货币。 Filippo GORI指出,全球政策以及全球超级量化宽松等一系列背景下,中国资本市场对于国外投资人来说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这个吸引力会以几何乘数增长。现在大量外国投资者都在探索是否能进一步加入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参与中国国债一系列的投资。全球的金融经理也在找一些更好的风险管理资产,对他们来说中国资本市场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中国资本市场在进一步向全球开放,通过2020年一系列政策,我们能够更好地进驻中国资本市场。一系列外资持股比例可以进一步降低,与此同时还有一系列期货也进一步被纳入国外投资者的投资组合当中。”Filippo GORI进一步补充。 有何困境和挑战?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币作为计价、支付、投资和储备货币的职能不断显现。 Filippo GORI介绍,中国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中投入了国际原油的相应产品,中国证券市场已经被纳入到许多全球股指的重要指数当中,也说明了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自由化,例如,摩根大通从2020年2月份将中国一系列相关指数纳入GBIEM的指数中。 “未来人民币不单单只是一个结算货币,同时会有更大的作用。”Filippo GORI指出,所有这一系列的发展确实让中国成为了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国际投资地。中国境内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外资本,与此同时中国一系列资产看上去非常具有吸引力。 Filippo GORI介绍,2021年,外国股指增长对于中国股指投资增长了60%左右,达到了200亿美元左右的涨幅。与此同时,现在对于人民币定价的潜力也是越来越大的,人民币逐渐成为国际主流的货币,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了。 然而,在新的发展格局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 霍颖励将人民币国际化初级阶段的特征概括为“五多五少”。具体来看: 一是人民币在跨境使用当中使用得比较多,全部跨境使用当中40%以上是使用人民币的,但是国际使用中是少的,只有2%的水平。 二是跨境使用当中用于金融市场交易占比比较多,基本在百分之七十以上,但是真正服务实体经济、来自于进出口贸易的比重相对来讲比较少,在15%左右。 三是港澳地区与周边国家使用较多,但是其他国家和地区使用得比较少。 四是在对外循环和与中国经济相关的活动使用人民币比较多,也就是俗话讲的一条腿在内的经济活动中使用较多,两条腿完全在外面进行的经济活动、特别是第三方国家使用人民币几乎没有,这也是我们面临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五是很多机构、很多国家愿意使用人民币,使用意愿多,但是实际使用比较少。这些特征与我们对人民币可自由使用的要求有较大的差异。 同时,霍颖励指出,过去几年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些特征有非常大的显现。从交易数据来看,在本币市场特别是债券现券交易市场中,目前境外投资者机构加速,境外投资者去年交易量占比超过了4%,比3%的债券持有量大。今年到目前为止境外投资者交易活动更加活跃,交易份额超过了6%,是非常快的增长趋势。 ”第二个特点,‘双循环’格局下本币和外币联动性是增强的,在市场交易中能充分显现出来。”霍颖励继续介绍,在外汇市场参与主体当中,大概有20%来自于境外机构,很多境外机构在外汇市场进行交易之后直接流向了债券交易以及股票交易。境外商业银行在国内外汇平盘交易中90%以上直接和境内债券购买密切相关。 “这显示了我们从初级阶段外汇市场功能直接服务于企业的贸易投资,现在逐渐转到向金融市场的开放以及金融市场的交易进行深度拓展。这也是我们下一步继续推动金融市场发展开放过程中需要着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霍颖励解释。 另外,霍颖励表示,由于境外投资者持有人民币资产增长比较快,自然而然就带来了一个新需求,就是对于风险管理以及相应的套期保值的需求。目前境内市场已经具备了相应的衍生品安排。现在有外汇衍生品、有债券利率的衍生品,以及信用的衍生品。从交易情况来看,外汇衍生品的交易量去年基本实现了100%的增长,虽然量比较少,但是看到非常大的增长趋势。 方向与机遇何在? 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方向与机遇,与会的嘉宾们从打造中国国债全球地位、全球资产管理和自贸区新举措等角度进行了阐述。 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瑞穗金融集团讲席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王江认为,在人民币的新角色与全球资源配置方面,人民币国际地位很大程度上会最终取决于人民币资产的国际地位。在金融市场或者金融资产三大板块中:国债、公司债、证券化资产,其中,国债是最基础的。 对于打造中国国债全球地位的可能方向,王江指出,进一步对国外开放国债市场,不仅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措施,也是人民币资产参与全球资源配置的基本要求。其潜力可以从两方面考虑。 王江进一步阐述:“收益方面,中国国债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都长期高于美债、日债和欧债水平,差额在1.5-2个百分点之间,在汇率风险有限情况下相当可观。其次在风险方面,相对于其他国债如美国和日本国债收益率,中国国债收益率体现了高度独立性,周相关性不足2%,月相关性不到8%,为分散风险提供了有利空间。国债市场进一步开放有着难得的市场机遇。” 中国银行研究院院长陈卫东则介绍了人民币国际化为全球资产管理带来的机遇。 陈卫东表示,资产管理已经成为全球金融机构的盛宴。从2017年以来,财富增长的速度大概在两位数以上,到2019年全球财富规模将近400万亿美元。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全球经济形势没有为资产管理带来很好的环境和条件。全球资产管理面临低利率、低费率、高竞争、高波动的挑战。中国市场以及人民币国际化可以成为全球资产管理突破瓶颈、创新变革的重要选项,有四个理由: 第一,寻找一个新的增长极。在全球低利率环境下,全球资产管理也需要寻找比较合理的收益资产。中国拥有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利率是持比较合理的水平,可以成为资产再配置的重要选项。中国银行经常对企业客户进行调研,从最近我们对3000家工商企业进行的调研来看,疫情期间超过50%的境外企业在增持人民币资产。今年第一季度境外主体持有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已经超过9万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第二,重塑风险策略。世界经济可持续复苏依然面临着考验,疫情到现在为止没有办法判断何时结束,全球经济什么时候能够真正进入比较快、比较正常的复苏轨道。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和风险点还是在不断增多,这个情况下资产管理会更加注重风险防范和多元化配置。相比其他主要市场的高估值、高波动的情况,人民币目前估值处于比较合理的位置,价格表现更为稳定。中国板块在国际主流指数和市场投资组合中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增强。 第三,开拓新兴市场。当前全球财富创造中心正在向亚洲转移,从最新市场数据来看,2019年中国家庭财富总额达到78万亿美元,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亚洲乃至中国有规模催生世界级管理需求。中国市场既是全球财富资金流入地,同时也将是财富资金重要的输出人。 第四,变革经营模式。疫情之下全球资产管理科技转型呈现加速态势,以客户为中心更加注重服务管理智能化、数字化。中国金融科技具有一定领先优势和创新能力,逐渐成为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日益创新的前沿阵地。数字化服务模式极大地便利了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连通,更有可能开发探索更多有吸引力的资产管理产品。 对于自贸区新片区在人民币国际化上可以采取的举措,霍颖励建议,可以继续发挥新片区作用,用人民币和更多货币进行直接挂牌交易,在新片区结合FT账户推出更多小币种挂牌交易,让其成为人民币交易的集散地。 牛市来了?如何快速上车,金牌投顾服务免费送>>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责任编辑:张亚楠 |